梅州市種植土壤限值指標檢測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日益增長,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土壤這一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土壤重金屬污染已成為我國污染面積最廣、危害最大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1-3]。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超過2 000 萬hm2,約占耕地面積的1/5[4]。在我國140 萬hm2 污灌區(qū)中,有64.8%的土地遭受重金屬污染,其中輕度污染占46.7%,中度污染占9.7%,嚴重污染占8.4%[5]。我國每年產出重金屬污染的糧食約1 200 萬t[6],在調查的24 個省(市)320 個重點污染區(qū)中,有60.6 萬hm2 的大田農作物超標,占調查總面積的20%,其中80%以上是重金屬含量超標,尤其是
Pb、Cd、Cu、Hg 及其復合污染最為突出[7]。如何有效地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維持土地的可持續(xù)利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納米材料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積、高的活性點位以及優(yōu)良的光電性能,在改善環(huán)境方面已被美國納米技術行動列為8 個交叉領域之一[8],其在污染治理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9]。自20 世紀80 年代末以來,納米材料在環(huán)境保護、污染控制和減量、能源開發(fā)與保護等方面的作用逐漸受到人們關注[10]。Chang 等[11]在應用納米零價鐵修復多環(huán)芳烴污染土壤取得了很好效果;納米TiO2 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和有機廢水方面也顯示出很好的應用前景[12-13];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過納米鐵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探索性試驗證實了其降低重金屬有效性的效果,并發(fā)現納米
鐵顆粒摻雜Pd 后,效果更明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土壤中95%的Cr6+還原成Cr3+;張美一等[14]發(fā)現,穩(wěn)定后的零價Fe、FeS、Fe3O4 納米顆粒,尤其是Fe3O4,能十分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濾出性,進而減輕砷的潛在毒害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基于納米材料治理污染土壤的研究仍十分缺乏。